齐物我,齐生死,齐大小,齐是非,齐贵贱是什么意思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意思是世间万物和我、生与死、大与小、是与非、贵与贱都没有差别,都是相同的。
这是庄子《齐物论》的延伸思想。
”齐物我“是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。” 属于价值观的范畴,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“无我”(不是“丧我”),我如万物,万物如我,可以理解为自尊、爱人。
”齐是非“属于认识论范畴,是非之争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,所以要“齐”,这里的齐是“看齐”,不是说要混淆是非,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,这样的两种人是无法进行沟通了,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是非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而同一个人因为时间空间、体验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是非判断。所以要对”是“与”非“有等同的态度,不厚此薄彼。
庄子以心观道并体道:
首先,他认为事物的彼此差别没有客观标准。文中说明,事物的差别没有客观标准,差别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,而是完全由人的主观决定,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有差别。这便是以心观道,以主观的变化来看待万物。认为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,一切都是随主观而转移。
其次,庄子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。“劳神明为一,而不知其同也,谓之朝三。”“名实未亏,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。”这些话否定认识的可能和必要,认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,不要动用神明或智识以及喜怒等情感,这样才能得“道”以保全生命,享尽天年。
总之,以“道”观之,就是让事物以本然状态存在,顺应天理自然,各任其分,在“道”的层面上,万物是一齐的。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事物,差异性很大,如何面对有着巨大差异性的现实事物又能体会到“道”的存在,进而认为万物一齐呢,只能以心观道体道。
“齐物”并不是一种实然的践履,而只是一种关于道的境界的感受。“齐物论思想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,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,看待万有自然性和自足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