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剔尖面】山西四大面食之一,千古名食说剔尖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[点击进入我的微博]
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,中国面食在山西,山西的面食种类繁多叹为观止。我家公婆在北京这段时间什么活都不让我干,还换着样给我做各种好吃的,其中有很多山西面食是我不会做甚至没吃过的。之前我给大家介绍过山西柳叶面、茄子拔烂子等特色面食,这些面食都不算很难基本一学就会,可是今天说的这个“剔尖面”技术含量就比较高了,如果没经过练习是剔不出又长又均匀的剔尖面。
剔尖又称拨鱼、剔拨股,是流行于晋中一带的传统经典面食,简单说就是“用筷子拨出的面条”。高手剔出的剔尖,呈中间圆、两头尖形状,用筷子沿盘边剔面,筋软爽口,易于消化。配上荤素打卤,吃起来又香又滑十分可口。
由于剔面工具不同,剔尖的种类很多。如用木匙、竹类筷或铁匙、铁尖筷剔制的称"剔类";用大海碗、竹类筷剔制成的称"便类";而用瓷盘、竹类筷剔制成的则称"转盘拔尖"等,花样繁多,各具特色。
山西以面食著称于世,而说到山西面食,不得不提山西四大面食之一的剔尖。口感香滑,利于消化,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。
【剔尖面的和法如何?】
剔尖的面要掌握和面的稀度,否则很难剔出又长又不会断的面条。在家制作剔尖面一般用小麦面就可以,先将面和到比饺子面稍微稀一点,再一点一点加水,一边用筷子向一个方向不停搅拌至光滑上劲,拉起面可以自由流下又不会断的程度。和好的面要饧1-2小时最好。
白面剔尖要在特制的铁板(称“剔面板子”)上用特制的铁筷来剔。我们家有这样的板子,但一般婆婆直接端着面盆就可以剔面。技艺在于面条离铁板(盆缘)的一瞬间,用筷头顺势将面拉长,用筷尾快速拨离铁板。这是面食之乡家庭主妇们的一绝啊!
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“八(拨)姑(股)”,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创此面食的传说。
《传统面食》载,唐贞观年间,八百里秦川大旱,李世民急火攻心。魏征荐绵山高僧田善友,旨令祈雨。后大雨倾盆,解救了庄稼,济助了万民。李世民为报祈雨之恩,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还愿。皇妹八姑亦随同前往,却叩拜五龙圣母为师,不愿再返长安,在绵山诵经修行,为乡民采药医病。一日,八姑为一患病老妪配药、做饭,和面时,软了加面,硬了加水,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。眼看锅中水开,八姑急中生智,随手拿起一块木板,将软面团放于板上,用一根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,竟拨出了一根根面条。煮熟盛碗,老妪吃得上口,就问:“孩子,这叫什么?”八姑将“这”误听为“你”字,脱口说:“叫八姑。”老妪误听为“拨股”,从此介休就有了“拨股”面,是最早的剔尖。
【剔尖面的做法】1、和好面,饧1-2小时最好。2、用铁筷子剔出又长又细的面条。3、剔好的面条直接下入烧开的水中。4、煮好浇面的卤汁。5、煮好的面捞出。6、浇上卤汁就是一碗好吃的剔尖面。
【剔尖面的卤汁怎么做?】
一碗好吃的剔尖面还要靠面上的“浇头”,浇头就是面上的卤汁。我家公婆做的剔尖面卤汁讲究,配菜丰盛,工序也是一丝不苟,一份好的卤汁要通过三个主要步骤才能完成。
第一、煮五花肉。
卤汁里的五花肉是事先煮好的,用白水加花椒大料、葱姜将肉煮熟,放凉后切片。
第二、做汤。
卤汁里的配菜丰盛,如果从营养学角度讲一碗卤汁包含了几乎全部主要营养元素。配菜有:黄花菜、香菇、豆干、腐竹、木耳、鸡蛋。
第三、炒韭菜。
汤中放入的韭菜要经油炒制后再放入,炒韭菜时有花椒炝锅味道更香。
剔尖面的卤汁的做法:
1、锅中烧开水,净切放的熟五花肉片放入,再放入黄花菜、香菇、豆干、腐竹、木耳煮开。
2、加入老抽、生抽、盐调味,倒入稀释好的水淀粉。
3、淋入鸡蛋液,打出鸡蛋花即可关火。
4、另取一锅放油烧热,用花椒炝锅,放入切成段的韭菜翻炒一下就出锅。
5、炒好的韭菜放入汤中即成剔尖的卤汁。
===花样面条,点击图片收看详细===